WFU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擺脫不了的異位性皮膚炎

黃媽媽帶著他八歲的小孩來到診間,兩個人的表情一如往常的開心。

「上週怎麼樣啊?」

「幾乎都沒在抓了呢!」媽媽喜孜孜的報告,一邊幫小朋友捲起褲管、拉起袖子。

我細看了一下皮膚,看起來還是有點乾燥粗糙,但比之前抓到傷痕累累又濕搭搭的狀況好太多了。

「那老樣子,繼續保濕和擦乳液,藥也要繼續吃喔」我叮嚀他們。

媽媽一臉嚴肅,「沒問題,我會好好盯哨的」

不過這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可是花了一段時間才達到的...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的皮膚應該要嫩嫩Q彈、掐的出水的樣子,但你有發現你家寶寶的皮膚摸起來粗粗的,寶寶本人還會一直搔抓粗糙的部分嗎?

再看看他癢的地方是不是在頭皮、臉、四肢伸處呢?

那很有可能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喔。

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反應的一種,與「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常常比鄰出現,因此他們三人又稱為「過敏三兄弟」

就像是過敏性鼻炎一樣,近幾年越來越多小朋友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這個令人搔癢難耐的疾病常常從嬰兒期就出現。

不同年紀的異位性皮膚炎會發在不同的部位,嬰兒時期主要會出現在頭皮、臉、四肢伸處。

嬰兒時期:頭皮、臉、四肢伸處
兒童時期出現的病灶在四肢彎處、腳踝



兒童時期的部位主要會在四肢彎處、腳踝或是手腕等。

一開始會出現粗糙的皮膚,有時候會脫屑、發紅,接下來寶寶會出現搔抓不止的狀況,皮膚因為搔抓而破皮,甚至流湯流水,嚴重時會有細菌感染的風險,皮膚痊癒後會開始增厚變得像苔癬這樣厚厚的。


西醫可以做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的一種,在皮膚發炎的狀態下西醫會選擇使用抗發炎的藥物,像是輕量的類固醇或是免疫抑制劑,也會開止癢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某些較為嚴重的患者在醫師診斷下可以使用光照治療等。

西醫的部分可以詢問寶寶的兒科醫師或是皮膚科醫師做更進一步的諮詢


中醫的選擇

總結前面幾段,其實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過敏體質造成皮膚處於一種慢性發炎的狀況,西醫藥物的目標在於中斷這個發炎過程,而中醫則是去調整你的體質,讓你對過敏的反應能夠降低。

過去中醫古籍裡的「四彎風」很類似異位性皮膚炎,「生在兩腿彎,腳彎,每月一發,形如風癬,屬風邪襲,入腠理而成」看這段描述是不是與異位性皮膚炎相當吻合?而每月一發當然不是規定只有每個月發一次,他指的是會一陣一陣的發作,常常是因為病情穩定後再度接觸到一些過敏原而造成復發。

根據這段醫宗金鑑的文字推斷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風邪的一種,因此治療上可以使用去風的藥物例如消風散就是最常用的方劑,另外皮膚病病程纏綿,性質似濕邪,因此清熱利濕或是健脾利濕的藥物也常常使用,像是生地、白鮮皮,或是茯苓、澤瀉等。

根據研究指出,服用中藥的異位性皮膚炎小孩在停藥後一年去追蹤他們的狀態,發現他們使用類固醇藥物的比例下降,大約減少了46%左右的使用率。

而前面提到使用辯證之後最常使用的藥物消風散,藥理研究發現消風散內含有幾種成分能有效抑制IgE的分泌、抗發炎、抗氧化,以及免疫調節的功用。

另外很常使用的單味藥包含白鮮皮、地膚子,若是皮膚出現傷口時可以使用忍冬藤或連翹,這兩種藥物均有抗菌的成分,能夠預防傷口感染。

除了科學中藥之外,另外也建議同時使用外用藥,像是銀黛膏這類的藥物,對於止癢、潤膚、調理乾燥病灶有相當好的效果。


回家作業

1. 保濕:選擇單純的配方,乳霜的含水量又低於乳液,非常建議使用乳霜或是更濃稠的油膏類產品來保濕,只要覺得病灶乾癢就開始保濕,因為太過乾燥的皮膚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造成搔癢難耐的狀態,一但患者開始搔抓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因此保濕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2. 作息正常:規律的作息有助於免疫力調節。

3. 控制濕度、環境清潔:通常建議患者濕度控制在55-60度左右,太過乾燥容易造成皮膚病灶不適,太過潮濕又會造成塵蟎生長,所以保持適當的濕度,接下來就是要勤勞清洗被單、枕頭套一些會親密碰觸的患者肌膚的寢具等,保持乾淨。

4. 洗澡水保持微溫,不可過燙


對抗異位性皮膚炎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患者同心協力的配合,在調整的過程中需要十足的耐心,接受調理後勢必能達成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喔。


資料來源:


1. BMC :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s medicine users and prescription analysis for pediatric atopic dermatiti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2. J Ethnopharmacol. :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duces exposure to corticosteroid among atopic dermatitis children: a 1-year follow-up cohort study.